一件故宫收藏的清朝龙袍,近日神秘出现在苏州。这件龙袍由于年代久远,衣服上出现了数个洞口。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全国遍寻高手修补,最终锁定苏州缂丝大师王嘉良。原来王嘉良一门5代钻研缂丝技艺,祖上还曾为清帝制作过龙袍。王嘉良对龙袍的大小秘密了如指掌。如今,王嘉良为把制做龙袍的绝技传承下去,开设了个人工作室,并准备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。
水乡小镇 “闯入”几位京城来客
在苏州市相城区元和镇张花村的一幢普通小楼里,记者找到了王嘉良。他正在指导几位女工人忙着缂丝的活。一名女工的梭机上,一小块金黄色的布料逐渐成形,布料上一只飞龙昂首在天,气宇不凡。
说起为故宫修补龙袍的事,王嘉良打开了话匣子。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代龙袍损坏后,寻遍全国无人能补,最后故宫工作人员陪同北京服装大学的两名教授,千里迢迢来到古城苏州找到他。双方接洽后,王嘉良父子立即赶到北京,就修补龙袍一事,和故宫博物院磋商。第一次到北京,故宫博物院提出,王嘉良只有作为公司法人,才可以承接修补龙袍的任务。回到苏州后,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,王嘉良用了近一个月时间,办妥“王嘉良缂丝世家研究室”的营业执照、税务登记等全部手续。其间王嘉良第二次进京,由于手续未完毕,合同被耽搁了。
第三次进北京,故宫方面提出,修补龙袍要达到与原件同样的技术标准。普通缂丝每厘米由20多根线组成。而龙袍原件每厘米就有50根线。这对丝线的要求更高了。回到苏州后,王嘉良找到苏州市丝线厂,专门订购了一批细线。第四次去北京,他到故宫里仔细研究了实物,发现这件龙袍破损得比较严重了。衣袖上、胸前、腰间都有碗大的洞口。故宫方面要求他们先做一件样品布料。王嘉良回到苏州后,花了数月工夫,精心制作了一块用在龙袍上的布料,并在今年9月第五次进京时,带到了故宫博物院。故宫方面对样品非常满意,与王嘉良正式签下了修补龙袍的合同,并且提出要王嘉良再仿制一件明朝龙袍。
“我和儿子专门去长陵看了那件需要仿制的明朝龙袍原样。这件龙袍已经风化,衣服上的图案以龙、寿、蝙蝠和火焰为主,用的线只能是单丝的,并且密度高,仿制难度很大。估计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完成。”而需要修补的清代龙袍,虽然图案只是以云、龙为主,但要做到修旧如旧、看不出修补的痕迹也不是容易事。“缂龙袍需要大量金线。我托朋友在日本买了批仿古金线。因为日本生产的这种金线光泽好,也比较细,可惜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样的工艺。”王嘉良略带遗憾地说。
王嘉良把需要修补的龙袍以及仿制龙袍的样品,带回了苏州。随后一头扑在工作上。他要做几块布料补在龙袍洞口上,修补工作预计到今年12月就能完成。当记者提出希望看一看那件故宫龙袍时,王嘉良犹豫再三还是婉言谢绝了。“合同里有约定,不能给第三方看到的。”修补龙袍的价格是1万元,仿制的价格王嘉良就不肯透露了。
“缂丝世家” 曾为清帝做龙袍
为什么故宫会找王嘉良修龙袍呢?王嘉良自豪地告诉记者,他家的缂丝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晚期,曾经还为皇家制作过龙袍。
王新亭回忆说,当年为躲避战乱,他的曾祖王新亭举家从北方搬到了苏州北郊的陆慕镇张花村,也把缂丝的技艺带到了这里。王新亭曾经为慈禧太后缂制《八仙庆寿》袍料,怕耽误时间,在摇着进京的船上缂制成了披风。王新亭还为皇家制作过龙袍。当时“一件龙袍要分给好几个人同时制作,一般半年可制成。”做一件龙袍的所得有几十两银子,制作者在地方上也有很高的声誉。
王新亭的儿子王锦亭,也是缂丝大家。王锦亭有三个儿子,都继承了缂丝手艺。次子王茂仙14岁随父学艺,手艺超群,名声远扬,每年都能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。他将商户的订单发给家乡的织户,带动了当地缂丝业的繁盛。缂丝最盛时,王茂仙的家庭作坊曾拥有30多台缂丝机,成为当地缂丝产业的主要生产组织者和技艺传承人,而张花村当时的300多户人家也几乎家家从事缂丝的营生。
解放后,虽然作为奢侈品的缂丝需求大减,但是王家的缂丝手艺依然极受政府重视。1951年,“苏州市文联民间艺术刺绣生产小组”(苏州刺绣研究所责任有限公司前身)聘请了王茂仙等人为技术指导。1957年,王茂仙出席全国第一次工艺美术代表大会,并担任了苏州市和江苏省政协委员。王嘉良是王茂仙唯一的儿子,生于1939年10月28日。虽然他有两姐三妹,但由于旧时代意识的限制,家传绝技不能传给外姓人家,所以到了他这一代,王茂仙家的技艺便是单传了。王嘉良自小学艺,9岁上机操梭,1953年,14岁的王嘉良随父入苏州刺绣研究所正式从事缂丝技艺,后在吴县劳动局的邀请之下,到吴县缂丝总厂担任技术指导。
在“文革”前后的近二十年时间里,缂丝生产完全停止。改革开放后,王嘉良到浙江重操旧业。他把手艺传给了两个儿子、两个女儿和两个媳妇,王家全家有八口人现在都会缂丝。这次修补龙袍的工作,就是王嘉良和儿子一起来做的。
祖传典籍 记载龙袍众秘密
王嘉良透露说,其实早在8年前,北京的一位私人收藏家,就请他修补过一件龙袍。龙袍不是谁都会做的,其中有很多技巧和方法是王家家传的秘密,不能随便外传。他家现在还珍藏着一本线装书,记载着过去不同年代所做的龙袍的样式、图案以及规格上的要求,这本书是他家祖传,在中国只有3本,可以说是家族宝贝。
在博物馆里收藏的龙袍,通常宽宽大大,远大于一般人的身高体形。王嘉良的儿子王创江告诉记者,龙袍分为朝服和便服两种,又有青、红、黄三种基本色,在这三种颜色基础上还根据颜色的深浅不同分出很多种颜色。每件龙袍长2.8到3米,皇帝在穿着时,需要穿一双鞋跟有20厘米厚的特制鞋,并且要穿类似现在“裙托”一样的东西,才能把龙袍撑住。“这样穿的目的,是凸显皇帝的高大威猛和霸气。不过皇帝只有上朝时才会穿上如此累赘的行头。平时是绝对不会穿的。”
另外,皇帝龙袍的正反两面是不一样的。正面是金色的一条龙,内面则是银色的繁体“龙”字,而这两面是缂在同一层上面的。“现在有些人仿制龙袍,只能把这两面分别缂在两层上,只有我们家传的手艺才能够缂在同一层。”另外,龙袍有十二章之说,一件龙袍上必须有十二种宝贝。每件宝贝的摆设、距离都有严格规定。没有这12个宝贝的龙袍,都不能算正宗龙袍。当记者询问他这些宝贝具体是什么时,王嘉良笑而不答。他的儿子告诉记者,那是类似玛瑙、宝石一类的物品。说到高兴时,王嘉良还翻出他曾经做过的一件仿制龙袍给记者看。记者只扫了一眼,又被他收了回去。“这也不能外传,怕被人仿制。”王创江抱歉地说。
一位台商 一次订五件龙袍
王嘉良制作龙袍的手艺,其实没有耽搁过。他告诉记者,这几年有些人通过种种关系找到他,求他仿制过龙袍。他的几位女工人正在缂的就是一件龙袍。这是一位马姓台湾商人找他订制的。一次就订了两类5件,据说是带回台湾收藏。王嘉良的二儿子王创江介绍说,这几年有港台商人、也有苏州本地人请他制作过龙袍。多数是用以私人收藏。也有些商人将龙袍再贩卖到国外。截至目前,他们做过的龙袍也就七八件。不熟悉的人要是请他们做龙袍,他们是不会答应的。
制作龙袍的收益,似乎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高。“缂丝的制作本身相当耗时费力,龙袍的制作更是要求严格。制作一件龙袍需要一个人花费近两年的时间。” 王嘉良的女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就要1千多元,买材料的成本也相当高昂。“这次修补龙袍,一次性购买的丝线价格就有3万元。”
王创江告诉记者,虽然他自己的主业已经不是缂丝了,但他平常晚上回家还是会坐到梭机边上做做缂丝活。毕竟这是他们家祖传的绝活。王创江还表示,他决心把家族的缂丝技艺传承下去。“我的孩子一定要学缂丝,哪怕不以此谋生。”他还告诉记者,他正在劝说父亲把做龙袍的绝技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,并且设想等待时机成熟后注册商标。
缂丝:亦称“刻丝”,是一种传统丝织工艺品。始于宋代。织造时,各色纬丝不贯穿全幅,而经丝则纵贯织品。缂丝的题材,明清以来,多仿制古代人物、山水、花鸟等缂丝交织图案作品,技艺极高。主要产地苏州。解放前,缂丝工艺几乎完全停业,建国后恢复生产。